这样的一个欧洲,对中国文艺片有着一种欣赏能力。但是这种欣赏多少也是带着欣赏一种不同文化和矛盾冲突的猎奇性心理。
而东南亚、东亚,东南亚是华侨众多,东亚则是儒家文化辐射圈……
至于美国电影为什么能够征服世界,这是因为美国电影讲述的不是美国故事,而是人类故事,他们利用特效来征服影迷,而其中包裹着的美国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也经过美帝这个人类历史上空前也有可能绝后的强大国家的包装,拥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当然,美国那一套的商业片,什么什么个人英雄主义,什么什么美国老是在拯救世界……这些狗屁东西如果没有特效那就是一堆又一堆黄灿灿的大便。美国人就是用特效这种属于电影工业的最强大的东西,打碎了文化折扣,然后一点点把自己的价值观包藏其中灌注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打碎文化折扣,是什么?
这就是人类故事,那种能够普遍调动所有人的感觉的东西,而暴力、动作、美感这些东西是人类所共通的。
《突袭》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毫无节制的暴力,充满优美的动作感,还有人类在面对生死关头的各种选择……这就是《突袭》。
文化折扣这东西,的确存在,但实际上又是相对而言,因为有的时候反而是因为文化折扣的存在增加了一部电影的神秘感,也增加了一部电影的卖相,最开始的时候,中国很多文艺片都是因为这样的一些东西让欧美国家的人感觉好奇,然后对里面的一些东西,不明觉厉,但是又觉得新颖有趣,再加上这些片子本身质量很不错:中国文艺片的功底还真不是盖的,只是商业化浪潮之下逐渐被淹没了而已。
所以那个时候会出现一种把中国最丑陋最落后一面拼命展现给西方人看的情况,一些第五代导演也被人评为卖国导演,当然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这样非黑即白的,这种问题也得从两个角度来看。
当年日本电影的大师,黑泽明,最开始也是被日本人视为卖国贼的……
《突袭》现在在海外展开一些宣传,指导思想就是要把《突袭》的这种感觉展现在大家眼前,把电影的“人类故事”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突袭》目前为止的海外宣传,虽然比较有限但也有一些影响力。
《绣春刀》的拍摄逐渐进入了收尾的阶段。
文戏的拍摄比起武戏来说,更多的注重于感情的表达,要把那种需要传达出来的感情之类的东西做到极致,相对来说,比起武戏那种体力不足的情况还是更好一些了,所以当5月份到来之后,《绣春刀》的拍摄速度也是一日千里。
一直到了5月8日的时候,《绣春刀》拍摄正式结束,所有的戏份全部杀青,在大家的眼睛里,《绣春刀》的大部分细节都已经做到了最出色,从陈惜的角度来看差不多也是这样:《绣春刀》对原版电影的还原和一些程度上的增强,也做到了极致。
他的这一部《绣春刀》和原版的有些不同,不同的地方相对来说不多,但也存在,首要的不同是《绣春刀》陈惜版本的在一些情节衔接上稍微严密了一点,另外就是对于历史的细节更考究,还有打斗场面显得更合理,尤其是几场群战戏,陈惜把合理这两个字尽量做到了极致!
所以,《绣春刀》这个片子,陈惜自己比较满意。
在拍摄完成之后,电影也就进入了剪辑和宣传预热的阶段,此外,陈惜也开始准备新电影:他现在的状态就是完全停不下来,因为时间的紧迫性,总是让陈惜感觉到自己的身后仿佛有一根鞭子在抽打,让他只能不断向前。
接下来的陈惜,感觉,经过《绣春刀》这部电影,只要这电影的票房最后没有扑街的话,那经过《边境风云》、《人在囧途》、《绣春刀》几部电影的积攒,陈惜作为名人,作为大家期待的导演这个ip,也变得火热起来,这样一来,陈惜也就可以计划着上映自己的不是这样规格的作品。
现在这些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其实格局并不低,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电影的最终上映票房都不会很高,大概也就是在一亿元以下,当然这些数字在一些人的眼中看来已经是相当强大的了,但陈惜觉得不够,他需要更高的票房,赚到更多的钱,然后才能够铺开自己想象中的真正电影宏图。
其实他脑袋之中,电影票房超过一亿,而且投资不高的实在是太多了,甚至于《人再囧途之泰囧》那可是十三亿票房的恐怖作品……但这些电影,都需要一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才行,如果条件不成熟,这些电影不仅票房不会高,反而还会被提前拿出来所以给浪费了……因为这些原因,所以陈惜一直在等待着自己名气的积累,等待着自己名气积累到可以让一部电影因为是自己导演,就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地步。
为了这个目标,陈惜一直在努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正在逐渐成熟。
5月份已经正式降临,奥运会的钟声正在接近,现在整个娱乐圈的很多东西也在朝着这个中心靠拢,很多明星们也在为了奥运唱颂歌,但陈惜现在就是埋头于《绣春刀》和新电影的事情。(未完待续……)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