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赫一时的张府自然门庭萧条,门口除了个老奴把手,再无人帮忙。
可读书人家的风骨犹存,也无需旁人救助,贾家抄家后新皇还得给他正名,若不是张家,他贾琏也会在贾家倒后跟着赦大老爷流放,若不是张家,他也难跑到江南立足。
张家的倒台跟贾家有关,自然跟贾家仇深似海,能保着他活着,已经仁至义尽。
这会儿,贾琏悄悄上门,看门那老头一见贾琏,忍不住眼眶就有些发红,连帖子都无需递,第一回做了那偷摸之事,把贾琏悄悄带进府,谁让贾家如今跟张家势同水火。
张家的确落魄了,十几年下来,很多屋子都积了灰,院内奴仆零星几个,贾琏进门看见头发已然花白的外祖父,还有那个素来刚正却也已经半头白发的舅舅,眼眶同样湿润着。
端上来的茶苦得人想哭,那种茶沫子泡出的水并不澄净,贾家的奴才都未必喝得下,可贾琏喝着没半点反应,上辈子的他有近十几年连茶都喝不起。
双方的人都说不出话来,总感觉有太多想说,也总觉得什么都不必说。贾琏能上门,就说明他还没忘记他生母,还知道他身上流着张家人的血。
“外祖父,大舅舅,琏儿这些年也未孝敬过你们,这回上门,孝敬的礼可不能退,退了小子也不收。”贾琏手里的包裹递到大舅手里,随后手就放到背后。
这么大的包裹连个礼单都没有,张家大舅以为是些吃食,便没有交情。倒是回头严肃得拷问他学识。
张家向来学问好,书香世家底蕴充足,贾琏虚心求教,张家大舅自然不会藏私,不一会儿就到了饭点。
从头到尾没出声的张太师眼底还是露出点满意来,觉得贾琏还算用心读了书。
上辈子的贾琏自然不可能通读四书五经,可用几十年一遍遍读着四书五经的他,背熟不用说,还稍稍能说出点见解来,只没正经上过学,学到的不过些皮毛,顶多考个秀才而已。
再一想贾珠不过十八,便中了举人,贾琏在贾家能有个什么地位,根本不用多说。
眼下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不太爱当面挑人伤疤,所以用过午饭后,张太师便交给贾琏一本书并几道题,让他学完了再来。
看着那书上慢慢的注解,贾琏惊喜万分,规规矩矩行了大礼才回家。
张家人见他如此,也是愈发得仇恨贾家。
昔日苦求圣上赐婚,张家一倒人马上就没了,连两个外孙也一死一伤,如今贾琏连读书都成奢望的样子,这贾府不愧是暴发户出生,惯会曲迎拍马势利眼,觉得他张家闺女生得孩子会碍着谁的眼。
身上最后那点银子并那十亩良田的地契全部送到张家,解决掉张家目前的穷困后,贾琏高高兴兴回家,想着张家大舅看见点心盒子里的地契和银票,会有个什么脸色摆出来。
偏偏他还不能归还,也不能上门来找,要完全看懂这本书没小半个月肯定不行。
老太太便是想亲自去找她解解闷,从荣庆堂走到梨香院足足得要半刻钟时间,她老人家也是不怎么耐烦的,再加上守孝的日子里清汤寡水得吃着,身上没力气愈发不愿意走动。
鸳鸯知道老太太怕无趣,便开始学着琏二奶奶的款,拉扯着屋里的丫头们调笑焉焉,说起那些诗词歌赋她们是没能耐搭话,但后院的那些家长里短,丫头们肚子里一堆的货。
荣国府上的奴仆足足几百户,都住在后街那儿,连带着依附宁荣二府的贾家族人,每日里闹腾的事几乎没个完的,偶尔听见有趣的在老太太跟前说一说,也是个趣事。
不过,终究还是比不得王熙凤。
王熙凤最近爱说贾琏的荒唐事,无事在家守孝的贾琏爱上了种地,有些雅致的人好歹会偏爱种些花草,他倒好,满院子里种满了萝卜青菜,还用小小的格子一片片隔开,弄得像模像样得,不过就是总爱去摸一摸看一看,暗地里嘀咕嘀咕怎么还没发芽。
有一日,王熙凤说起她暗地里偷换了贾琏的种子,待苗长出来后跟书上说得不太对时,贾琏莫名好久,又是翻书又是问人的,最后发现不是菜苗时那副想死的脸,老太太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本就会说话,又说得就跟眼前摆着似地,老太太爱听极了。
每当这时,元春便在一旁听着,面色并没多好,看着王熙凤的眼神,隐晦得带着点审视的味道。
也是在那会儿,王熙凤知道了元春的想法,这丫头看样子还蛮讨厌她的,仔细想想还真是,她王熙凤若是真得了二叔的欢心,哪还轮得到元春入宫,以她的热烈讨喜又擅长管家的个性,比元春更加容易在宫里站稳脚跟。
曾经这丫头可能以为她王熙凤有什么缺陷,才让她二叔弃之不用吧。既然元春如今对她都抱有敌意,王熙凤如何能指望她会在日后帮衬贾琏。
说来也奇了,她元春好像是准备以荣国府嫡长女身份入宫吧,若是邢氏把迎春收做嫡女,那元春得尴尬了吧,怎么还有脸看她长房大奶奶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