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宁江这小子还挂着一个“孝廉”的名头。
孝廉的品行不优良?这是打知府和曹剀定这个知县自己的脸。
且不要说,典宏对宁江颇为看重,原本就已有意推荐宁江进入国子学,就算只是从政绩的角度来说,本郡的孝廉在府试中考到案首,这种“佳话”,对典宏的官声也大有助益,毕竟能够集“案首”与“孝廉”于一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品学兼优的学子,知府要是不向国子学推荐,那是怎么都说不过去。
但要是宁江真的入了国子学,曹剀定就真的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谁都知道,作为“最高学府”,在国子学里,学问本身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学生不是皇亲就是将子,里面的讲师除了朝廷特聘的博士,还有许多高官兼任。
对于科举无望的高官之子、将门之后,那是镀金的地方,在国子学入学三年,出来后就拥有当官的资格,对于靠着自己的本事进入国子学的学子,那是一个提前拉好关系网,结交各类权贵的登龙台。
可以说,一旦宁江进了国子学,曹剀定就真是不敢动他!
早知道他能够考中案首的话,实在是不应该让他成为孝廉的……曹剀定心中懊恼。
单单是一个府试案首,又或单单是一个孝廉,都还好办,这两个加在一起,那杀伤力就实在是太大了,在任何一个郡县都可以作为榜样进行宣传,再考虑到宁江的那首《长歌行》,年初可是随着典宏的推荐呈上朝廷的,听说那些高官显贵一个个的,将它抄回家中,让他们的顽童劣子背诵,只要宁江自己愿意,进入国子学可以说是全无阻碍。
想到这些,曹剀定的头痛得简直都要炸了。
好在,那天夜里,一个人偷偷的找到了他,暗中向他报告了高锁宁氏族会中的一些事情,他的头痛才缓解了许多。
宁江终于向族中的父老提出迁移祖坟的事,当然,涉及到祖坟,一开始,肯定是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但是对于曹剀定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迹象,这意味着宁江这小子真正的怕了,“大福”已经应验,担心下半年会出现“大祸”的宁江,开始动手了。
这让曹剀定松了一口气,现在只要等着宁江那小子自己将小鹦鹉洲送到他的手上,然后他就可以找借口在小鹦鹉洲大型土木,挖出小隋侯宫。到时候,富贵在手,这一个小小县官,当不当都无所谓。
然而过了几天,情况似乎又有了一些变化。
宁江与族中的几个父老到小鹦鹉洲上去了一趟,回来后,便不再谈迁移祖坟的事,反而在暗中悄悄商议着什么。
曹剀定将左良朋、余华灿、敖耀召集过来,与他们商议。为了弄清宁江和那几个分家的家主在搞什么名堂,敖耀仗着他的一身武艺,悄悄潜入宁江与那几个分家家主议事之处,偷偷他们说话。
这几人的说话声实在太小,敖耀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商议什么,只是隐隐的听到“宝光”两字……